犟牛_生活故事
事实上,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那头牛,是一头不错的、虽然受过重大伤害却秉性不变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通点儿人性的犟牛。
那年秋天,我读完高中,从县城的五七中学(后来改为县一中)毕业回乡,刚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时,就与它结缘了。高中毕业,年轻力壮,当然要在队里承担重活,于是,我就开始与这头犟牛一起为生产队的秋耕贡献力量了。这头犟牛,性格十分刚烈,大家都怕与它共事。我感觉,之所以让我与它合作,背后不免有几分恶作剧的意思,就是想叫我出洋相,让大家看我的笑话——“你虽然能念高中,但不一定能驾驭一头耕牛。”要知道有的农家人在生产劳动中,向来不把读书人放在眼里。
这头犟牛是从邻村“置换”来的,它脾气暴躁,不听使唤,不服管教,常发脾气,常被严厉惩治,以至于被人们穿通并拴上绳的鼻子都给拽豁了。邻村人觉得再无法制服它,便决意卖出或换出,恰好我们村耕牛短缺,愿意用两头牛——一对牛母子把它换来。于是,它就来到了我们生产队,成为了我们的集体财产之一。
牵着罕见的“牛龙头”缰绳,我开始驾驭犟牛耕地。说实在的,刚开始与它合作时,我还是很怵的。牵住牛鼻子是驯服牛至关重要的“抓手”,可此牛的鼻子已经豁了,无鼻可牵了,如何是好呢?我想,以强制强,以硬碰硬,以眼对眼,以牙还牙,针锋相对,看谁更拗。但邻村人早已试过,不灵,再不吸取教训,设法另辟蹊径,必将一败涂地。于是,我试着与它友好相处,希望与它逐步建立和谐、友好的合作关系。开始与它合作时,正值秋收秋种,前面的人收割玉米,后面的人耕种小麦。在犁地过程中,我竭力避免强硬驱使。休息时,我把它牵到田边地角,捡些细小个头的玉米棒子给它吃。我躺在它旁边的草地上,和它唠叨些不知道它能不能听懂的闲话。要知道,苦读多年又回归农田,理想与现实激烈冲突,我心中的郁闷并不亚于这头犟牛的不快。我诚心诚意示好,它似乎有所领悟。没几天,我们的合作开始渐入佳境。
那时的犟牛,拉犁轻而易举。逐渐进入良好的合作状态后,我与它合作的劳动成果,明显多于其他任何一对同类合作者。我一如既往地关心、体贴、爱护它,还在劳动中有意识地让它有张有弛,避免过于劳累。特别是当它显现出心不平、气不顺的苗头时,我就果断暂停劳作,决不“火上浇油”。渐渐地,它的犟脾气也似乎弱了些,更为可喜的是,它已经较长时间没犯倔了。
有了犟牛的“理解”“支持”,我在生产队里的劳动,也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认可。他们不仅给我的表现打了合格分,还分明有些赞赏之意。作为农家子弟,我读书不能含糊,生产劳动不能落后!令人遗憾的是,我与犟牛的合作,只经历了一个秋耕和一个春耕,短短一年后,我就与它分别,离村到大队附设中学做民办教师去了。
谁说牛不通人性?我敞开心扉,真诚地对待它,真正把它当朋友看待,它也似乎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,尽量配合我,努力帮助我实现自己的心愿。作为牛,它不会说话,但我猜想,不,我敢肯定,它是通人性的,因为我曾经真切感受到,我与犟牛之间,不止一次产生过心灵感应。
尊重是相互的,一切单边的尊重都不可能真正成立,更不可能持久。这句话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。人与人之间是这样,人与动物之间也是这样,人与山水、植物之间,不也是这样吗?
不久之后,我到外地求学、工作。背井离乡数十年,每每想起我那位老朋友——犟牛,都不免感慨系之。红尘滚滚,人海茫茫,哪里没有矛盾?哪里没有磕磕碰碰?在不触及做人底线的前提下,我从不与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硬碰硬地顶牛,常常谨慎从事,谦让为先,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,尽量理解对方、尊重对方、争取形成和谐合作的态势,决不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,更不会得理不饶人,把对方置于尴尬和下不了台的境地,这给我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带来过不少益处。这一切,都与有缘结识那头犟牛密切相关。
庆幸生活中那次偶然的相逢!感谢我曾经怵过、后来又不得不引以为朋友的那头犟牛!